行业动态
2025年申报启动!安徽省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集聚区申报指南:最高300万资金支持
省级科技服务业集聚区认定是区域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获评单位不仅能获得百万级资金扶持,更为申报国家级集聚区奠定基础。2025年度申报工作现已启动,各县区及省级以上开发区请重点关注!
安徽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申报免费咨询:15855157003(微信同号)
深耕项目申报13载,我们为安徽、湖北、江苏、湖南、四川、陕西等重点省份的企业提供“前期规划→中期培育→后期申报”的全流程服务。我们不仅是材料专家,更是您的战略顾问,精准匹配政策红利,确保每一项关键认证成功落地。
为展现我们的专业广度,以下是我们精通的部分项目矩阵:
资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
研发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
智能绿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绿色工厂、两化融合;
专项荣誉:首台套、老字号、质量奖、科技成果评价;
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版权、软件著作权;工商财税同步提供专业规划。
选择我们,就是选择一个全面、可靠的成功保障体系——让您专注核心业务,将专业的事交给我们。
一、2025安徽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申报类型
本年度安徽省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集聚区申报分为两大类别,申报主体需结合自身定位选择对应类型(可咨询协助匹配最适申报类型):
综合型集聚区:侧重多领域科技服务资源整合,覆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等多元服务,适合具备全面服务能力的区域或园区;
特色型集聚区:聚焦某一细分科技服务领域(如生物医药技术服务、智能制造技术支撑、数字科技服务等),突出专业优势,适合在特定领域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或园区。
二、2025安徽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申报主体
仅限两类单位具备申报资格,需提前确认主体资质(可咨询协助核查申报资格):
安徽省内各县(市、区)政府或相关主管部门;
安徽省内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含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或指定申报机构。
三、2025安徽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申报条件
申报需严格依据《安徽省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集聚区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第二章相关规定(具体要求见附件1),同时需对照《安徽省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集聚区建设指标表》(附件2)自查达标情况(指标解读、达标难点可咨询获取解决方案)。
四、2025安徽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申报流程
申报全程按“自主申报→遴选推荐→组织评审→结果公示→研究确定”五步推进,每环节需严格把控时间与材料要求(可咨询协助梳理流程节点):
自主申报:
县(市、区)或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对照《管理办法》要求及附件2建设指标,编制《集聚区申报书》和《集聚区建设方案》,向所在市科技局提交书面申请(申报书、建设方案编制要点可咨询获取模板及优化建议);
遴选推荐:
各市科技局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性进行初审,确定推荐名单后,将“推荐函”及申报材料(申报书+建设方案)统一报送省科技厅;
组织评审:
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团队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申报材料进行综合评审,重点评估集聚区建设基础、特色优势、发展规划可行性;
结果公示:
评审审定结果将在省科技厅门户网站或其他省级官方媒体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公示期异议处理可咨询协助应对);
研究确定:
结合专家评审意见与公示结果,经省科技厅集体会议研究通过后,正式确定为“安徽省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集聚区”。
五、2025安徽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支持政策
获评集聚区可享受绩效评价激励与升级支持,政策红利显著(可咨询协助制定绩效提升计划):
绩效评价机制:省科技厅每年组织一次集聚区绩效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类;
资金支持:绩效评价为“优秀”的集聚区,可获得100万元-300万元资金支持;
升级推荐:绩效优秀的集聚区将优先获得省科技厅推荐,申报“国家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集聚区”。
六、2025安徽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申报其他事项
(一)材料报送要求
纸质材料:各市科技局需提交“推荐函(附件3)”“集聚区申报书(附件4,一式4份)”“集聚区建设方案(附件5,一式4份)”,报送至省政务服务中心科技厅窗口;
电子材料:同时将上述材料的电子版发送至指定电子邮箱:792166001@qq.com(电子版格式、命名规范可咨询协助确认)。
(二)报送截止时间
各市科技局需在2025年11月7日前完成材料报送,逾期不再受理(可咨询设置时间提醒,避免错过截止日期)。
七、申报咨询支持
申报单位在申报中若遇到“申报类型匹配难”“建设指标达标难”“申报书/建设方案编制不规范”“材料报送格式疑问”等问题,可随时联系小编15855157003,获取一对一申报指导,协助解决核心痛点,提升申报通过率与后续绩效评价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