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行业动态
2025年马鞍山市各地基础级智能工厂申报条件要素和申报4类认定时间程序攻略整理,此次为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中的基础级智能工厂申报,申报时间为11月14日前截止!雨山区、花山区、博望区、当涂县、含山县、和县各地需要咨询申报的可以联系小编为您解答督导!
免费指导热线:19855109130(可加v),选择全面可靠的一站式体系保障。
解锁千万政策红利,专注于项目申报行业13年,沉淀了精准的政策资源、优质的企业资源、成功的项目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战方法论与成熟的服务成功案例体系。除了全力打造自身专业项目团队外,相较同行业最大的优势,在于我们有各个流程阶段的人员,分工明细,细致化;各环节均由专人深度把控。想要咨询各省市任何项目申报的都可以免费咨询渔渔为你做免费项目规划。(勿抄)
一、马鞍山市各地基础级智能工厂申报基本条件
1.申报主体在马鞍山市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石油石化、有色金属等有行业特殊情况的,允许法人的分支机构申报)。
2.申报主体已完成智能工厂建设,智能制造水平达到《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要素条件 》(附件1)中基础级智能工厂的基础要求、建设内容、建设成效等要素条件。
3.申报主体愿意配合开展现场核查、技术推广和典型案例交流等工作。
二、马鞍山市各地基础级智能工厂申报时间程序
(一)申报平台。通过“惠企通”服务平台申报,申报网址为马鞍山市“惠企通”服务平台(采用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打开),系统网上申报功能开放时间为2025年10月22日8时。
因此次申报为资质认定类申报,不涉及奖补金额,所以请申报主体统一将申报金额填写为“0”。)
(二)企业申报。申报主体的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水平必须达到GB/T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二级及以上,参考《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附件2),按照模板(附件3)编制《基础级智能工厂申报书》,并对申报内容真实性负责,确保申报材料要素完整、格式规范、表述清晰,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附件4)。申报主体申报截止时间11月7日。
(三)县区初审。各县区、开发园区工信部门做好100%材料审核和现场核查工作,核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企业是否正常经营、申报项目的真实性以及是否符合申报条件等。
(四)推荐上报。各县区、开发园区工信部门于11月14日前正式行文按优先级顺序推荐,同时将基础级智能工厂项目信息汇总表(附件5)发送至指定邮箱。
三、马鞍山市各地基础级智能工厂申报其他事项
1.本次申报不要求企业提供纸质申报书等相关材料,上传的扫描件应加盖企业公章。
2.申报的智能工厂项目名称不能命名为“企业全称+智能工厂”,文件命名格式应当为:XX企业-XX智能工厂项目(名称要体现该智能工厂在生产制造等方面的特点)。
3.智能工厂申报认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评估等工作均不收取任何费用,请企业谨防虚假信息。
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要素条件
为指导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智能工厂梯度建设,特制定本要素条件。
一、基础要求
1.企业应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企业和产品均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
2.企业近三年经营和财务状况良好,无不良信用记录、无较大及以上安全、环保等事故,无违法违规行为。
3.工厂使用的关键技术装备、工业软件、工业操作系统、系统解决方案等安全可控,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风险可控。
4.企业应建立智能工厂统筹规划、建设和运营的组织机制,拥有一批智能制造专业人才。
5.基础级和先进级工厂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水平达到GB/T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二级及以上,卓越级智能工厂应达到三级及以上,领航级智能工厂应达到四级及以上。
二、基础级智能工厂
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基础能力建设,围绕智能制造典型场景部署必要的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实现核心数据实时采集、关键生产工序自动化、生产与经营管理信息化,开展点状智能化探索。
(一)建设内容
鼓励企业参考《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围绕工厂建设、研发设计、生产作业、生产管理、运营管理等开展智能工厂建设,且至少覆盖生产作业环节。
1.工厂建设:开展产线级、车间级数字化规划与建设;部署安全可控的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系统和数字基础设施。
2.研发设计:开展产品、工艺数字化研发设计。
3.生产作业:开展关键装备和工艺数字化升级,实现关键装备、工序和系统的实时监控,以及关键生产工序自动化作业。
4.生产管理:应用信息系统,对作业计划、产品质量、设备资产、生产物料等进行管理,实现关键生产过程精益化。
5.运营管理:应用信息系统,对采购、销售、库存、财务和人力资源等进行管理,实现经营数据精准核算和绩效指标量化评估。
(二)建设成效
参考T/CAMS182-2024《智能制造效能通用评测方法》和《智能工厂建设关键绩效指标参考》(附1),评估智能工厂建设成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高于省(区、市)同行业平均水平。
三、先进级智能工厂
提升数字化网络化集成能力,面向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广泛部署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实现生产经营数据互通共享、关键生产过程精准控制、生产与经营协同管控,在重点场景开展智能化应用。
(一)建设内容
鼓励企业参考《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开展智能工厂建设,至少覆盖生产作业、生产管理、运营管理三个环节,至少包括10个典型场景。
1.工厂建设:开展车间级、工厂级数字化规划与建设;对工艺路线、产线布局和物流路径等进行仿真;广泛部署安全可控的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
2.研发设计:开展产品、工艺的数字化研发设计和仿真迭代,应用智能化设计工具,实现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数据统一管理和协同。
3.生产作业:开展关键装备和工序数智技术应用,实现关键装备异常预警、关键工序数据在线分析、关键生产过程精准控制、产品关键质量特性数字化检测。
4.生产管理:通过对生产过程、仓储物流、设备运行、产品质量等进行数字化集成管控,应用智能化分析工具,实现高效辅助计划排产和生产业务协同管控,并开展安全能源环保数字化管理。
5.运营管理:通过经营管理与生产作业等业务的数据集成贯通,应用智能化管理工具,实现成本有效管控、订单及时交付、绩效指标动态评估等,开展供应链数字化管理。
(二)建设成效
1.参考T/CAMS182-2024《智能制造效能通用评测方法》和《智能工厂建设关键绩效指标参考》,评估智能工厂建设成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处于省(区、市)同行业领先水平。
2.在省(区、市)同行业起到引领带动作用。
四、卓越级智能工厂
强化数字化网络化持续优化能力,面向智能制造典型场景体系化部署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实现设计生产经营数据集成贯通、制造装备智能管控、生产过程在线优化,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和供应链全环节的综合优化,推动多场景系统级智能化应用。
(一)建设内容
鼓励企业参考《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原则上应覆盖工厂建设、研发设计、生产作业、生产管理、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
1.工厂建设:开展工厂级数字化规划与建设,以及数据治理工作;对工厂进行系统建模和优化,实现工厂数字化交付,推动虚拟工厂建设;体系化部署安全可控的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
2.研发设计:开展产品、工艺协同研发设计、集成建模和仿真,实现基于模型和数据的系统优化。
3.生产作业:开展多场景数智技术应用,实现装备运行状态智能分析和故障诊断、生产过程智能管控和在线优化、过程质量在线检测与控制。
4.生产管理:通过生产全过程数据综合分析,实现生产计划与排程自动生成、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质量精准追溯和持续改进、物流仓储策略优化、安全应急联动、能源环保综合管控等,推动主要生产要素的智能协同优化。
5.运营管理:通过多维数据智能分析,实现用户需求精准识别和敏捷响应、全厂资源协同优化、产品增值服务、设计生产服务闭环优化、智能化决策支持等,推进供应链上下游“链式”协同。
(二)建设成效
1.参考T/CAMS182-2024《智能制造效能通用评测方法》和《智能工厂建设关键绩效指标参考》,评估智能工厂建设成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2.在国内同行业起到引领带动作用,带动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开展数智化升级。
3.培育形成具有行业推广价值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探索构建企业智能制造“标准群”。
4.建立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智能工厂建设和运营人才。
五、领航级智能工厂
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与制造全过程的深度融合,实现装备、工艺、软件和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突破,推动研发范式、生产方式、服务体系和组织架构等创新,探索未来制造模式,带动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变革。
(一)建设内容
鼓励企业参考《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原则上应覆盖工厂建设、研发设计、生产作业、生产管理、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
1.工厂建设:构建工厂数字孪生系统,实现对物理制造过程的精准映射和反馈控制;建立较为完备的数据治理体系,推动形成企业数据资产;开展安全可控的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等研发和应用突破。
2.研发设计:探索数据与知识驱动的研发设计创新,开展虚拟验证和中试。
3.生产作业:开展人工智能在工艺、装备等方面创新应用,实现生产过程动态优化、智能决策控制、产线动态调整。
4.生产管理:探索多目标、多扰动、多约束情况下的生产计划优化和智能排产调度,推动制造资源的全面优化利用。建立能源、碳资产、安全、环保综合管理创新机制,推动可持续制造。
5.经营管理:推进工厂横向、纵向、端到端集成,构建智慧供应链,推动生产方式、服务体系和组织架构等变革,探索未来制造模式。
(二)建设成效
1.参考T/CAMS182-2024《智能制造效能通用评测方法》和《智能工厂建设关键绩效指标参考》,评估智能工厂建设成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全球领先。
2.打造全球领先的应用标杆,通过“母工厂”等方式推动工厂建设经验复制推广,引领产业链上下游形成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生态。
3.培育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实现对外输出,形成较为完善的企业智能制造“标准群”,推动形成行业、国家标准。
4.培养智能制造领军人才,对外提供智能工厂建设和运营指导或服务。
关于以上政策讲解,大家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还有疑问吗?有疑问可以免费咨询。
找我们能为您做什么?(勿抄)
一、国家、省、市各类政府资助类项目申报;
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专利软著知识产权申报;
三、国家、省、市各类企业荣誉资质申报;
四、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评价、工业设计中心、非遗、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绿色工厂、大数据企业、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各类标准、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学技术奖、规上、老字号、新产品等研发平台创建辅导、申报:
五、资金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项目建议书、等各类报告编制;
六、科技成果转化中介、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科技项目投融资。
一个电话,帮您理清思路,匹配最佳项目,让您轻松稳拿补贴政策资金与品牌荣誉提升!
专人在线指导,免费咨询:19855109130,微信同号,获取最新政策详情,欢迎前来交流。